身为家长,这份责任心可以理解。
不过,也不必如临大敌。
了解谎言形成的机制,
就能正确处理孩子说谎的情况。
01
我赶忙打圆场:“咱俩抓紧给孩子做饭去吧!”说着,我一边把朋友往外拉,一边安抚阳阳认真写作业。
朋友很不解,说:“他都说谎了,我得好好教育他。”
我认真纠正道:“他没有说谎。他还没有开口呢!倒是你啊,明知是事实还要问,就算他真的说谎了,也是被你逼的。”
如果我没有及时把朋友拉出阳阳的房间,不难想象接下来他们之间的对话:
孩子否认玩手机,说出谎言,妈妈严厉训斥孩子。
再严重一些,妈妈会借题发挥,把孩子之前玩手机的事全都抖落出来。
最终,孩子大哭着道歉,承诺以后再也不玩手机、再也不说谎了。
02
经历过这一次之后,孩子虽然记住了不能说谎这一要求,但更意识到惹妈妈生气是一件可怕的事。假如以后再犯了错,在母亲严厉的目光下,很容易再次上演说谎的情景。
“趋利避害”几乎是人的本能。假如我们是孩子,面对咄咄逼问,第一反应很可能也是说谎辩解。是的,许多谎言就是在家长的明知故问下“刻意训练”出来的。原因很简单,家长逼得越急,孩子越想逃避责罚。
如果不想让孩子说谎,在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该提醒自己:不要明知故问,不要为他们制造说谎的条件。万一他们体验到通过说谎脱险的感觉,以后更容易说谎。
03
阳阳偷玩手机被抓住这件事当然不能不了了之,朋友是这样处理的:晚饭后跟孩子谈心。
她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:“妈妈发现你玩手机了。那款游戏一定很吸引人吧。”
平和的态度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号:我看到了事实,但我理解你。
“玩了就是玩了,只要坦然承认错误,我肯定不会生气,更不会朝你发火。如果你说谎,那问题可就严重了。”
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卸下了孩子的心理负担,同时表明了家长的立场,让孩子明白,面对比逃避更简单,说谎是很愚蠢的做法。
“如果你想玩手机,可以跟我商量呀,比如每天晚饭后玩半小时。遇到你特别喜欢的新游戏,你还可以跟我申请延长玩游戏的时间。在写作业期间偷偷玩是绝对不允许的。那样做既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,又不能玩个痛快,何必呢?”
说谎通常是为了掩饰一个问题,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。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,才会从根源上杜绝孩子说谎。
04
以上内容摘自《少年交际与口才》